当前位置:产业 > 正文
阳新130多家鞋服公司齐聚富川,冲刺百亿鞋服产业
2022-02-28 15:49:47 来源: 湖北日报

制鞋是阳新的一张靓丽名片,每年30万赴外地打工的阳新人中,近20万人从事鞋服产业。伴随一批批本土企业家回乡创业,如今,130多家鞋服公司齐聚富川大地。鞋服产业初具规模的阳新县,正以“中部鞋都”为目标,步履不停。

冲刺百亿鞋服产业

既有运动鞋,又有皮鞋,还有沙滩鞋和功能鞋。既有代工,又有自主品牌。阳新鞋服产业,百花齐放。

2月24日,湖北隆志鞋业车间,造粒生产线造出各色塑料颗粒,传送带输入射出机,一次成型,一双漂亮的沙滩鞋出炉。隆志鞋业外宣负责人柯炅说,射出、成型工序智能化程度很高,用工最多的是质检工序,不同于抽检,这里每双鞋子必检。

柯炅介绍,该公司主要制造卡骆驰品牌旗下各类鞋品,80%供出口,去年11月投产后,产能不断攀升,“今年1月生产42万双,2月产量保守估计还将提升50%,今年产值破6亿元没问题。春节前后,产销两旺,公司准备提前启动三期建设。”

去年落户阳新的湖北金帝制鞋有限公司也火力全开,“初七就开工,今年产值可超3亿元。”该公司制造部经理常理论说,阳新厂区目前代工两大知名国际鞋品,由温州总部下达订单,只要用工充足,订单量不设上限。

火热的开工景象,折射着一座“鞋服新都”的崛起。目前阳新130多家鞋服企业中,既有聚焦运动鞋、休闲鞋、皮鞋的厂商,也有专精特种鞋品研发的企业。这其中,有的专攻外贸,有的布局国内电商,代工生产以外,自主品牌也在迅速成长。

“2021年金帝集团、万家鑫鞋材、隆志鞋业、超塑鞋业落户,今年也有几个相关项目正在洽谈。”阳新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柯水林介绍,作为当地鞋企聚集区,该园区鞋服产业产值突破30亿元。

留住“阳新鞋匠”

作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,用工问题始终是悬于鞋企的达摩克利斯之剑。

“万事俱备,就是缺熟练工!”常理论介绍,金帝鞋业阳新厂区还有40%的工位空缺。

“年前订单排到9月份,产能必须提升。”湖北可兴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明瑞星说,今年用工量要增至600人。

如何就近用好“阳新鞋匠”的人口红利,成为当地政府、企业的共同挑战。

“因为多年外出打工的习惯,许多人并不了解当下家乡的发展。”阳新经济开发区人社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,春节假期,该中心在全县18个乡镇组织多批“招工大篷车”,带返乡鞋匠进企看岗,并开展线上直播带岗活动。“目前签约入职的新员工4000多人,基本能满足各新投产企业的运转。”

招进来,还得留得住。“工作条件好了,员工自然愿意长留。”众源鞋业负责人表示,当地多家公司均在近年更新设备,新设备自动化程度高,劳动强度显著较低。

“现在的工资待遇几乎和沿海没有太大差别。”柯炅说,公司雇佣的基础工每月到手工资在4000元以上,晋升渠道畅通,且还有食宿、班车接送等福利。

截至目前,鞋服产业在阳新带动1.1万人就业,预计到“十四五”末,其规模将上升至3万余人。

搭建全产业链

距离“中部鞋都”,阳新还有多远?

阳新县经信局副局长朱中勇介绍,以温州为例,当地1小时车程内,可以配齐一双鞋所需的200多种材料和配件。同等标准下,阳新只能供应30余种,“鞋底、鞋带等基础配套企业的缺位,拉高了进货成本,也限制了产能进一步提高。”

产业结构上,阳新鞋企代工贴牌企业居多,有注册商标和自主品牌的仅12家,大部分位于产业链底端。研发、品牌建设的投入力度不够,也让价值链难以延伸……承接沿海鞋服产能转移的机会难得,必须求变。

阳新多次邀请业内专家、企业家参与座谈会,为鞋服产业规划献计献策,并立下“制定一个产业发展规划、打造一个产业集群、培育一批自主品牌、成立一个专业协会、一年举办一次中部鞋业论坛、发展一个百亿元产业”的发展政策。

阳新县招商中心接旗受命,招商小分队赴长三角、珠三角、闽三角,招商分局紧盯国内三大鞋业生产基地,招引当地大型企业及全链条配套生产商,针对性引进各类辅材企业,部分项目已陆续在阳新投建。(记者 马文俊)

标签: 鞋服公司 齐聚富川 冲刺百亿 鞋服产业

责任编辑: jkl2